環境永續
全球傳動秉持「低碳智造、共好共享 」的永續核心價值,致力實踐環境責任,具體方針如下:
- 法規遵循:遵守國內外環境、能源與職業安全衛生相關法規,並推動環境管理與持續改善。
- 節能減碳:持續推動能源效率提升與減碳措施,降低溫室氣體排放。
- 污染防治:落實廢棄物減量、資源回收與再利用,減少對環境的污染與衝擊。
- 綠色研發:在產品設計與製程中導入環境友善思維,開發高效能、低衝擊的解決方案。
- 員工參與:強化教育訓練與內部倡導,提升全體員工的永續意識與行動力。
- 持續改善:定期檢視環境績效,深化與利害關係人的溝通,確保環境管理持續精進。
ISO 14001環安衛政策

「珍惜能資源,進行減廢措施,預防並減少污染排放,保護地球生態環境。」
TCFD 氣候相關財務揭露
隨著氣候變遷帶來的衝擊加劇,氣候變遷已成為全球面臨的重大風險。根據世界經濟論壇(World Economic Forum,簡稱 WEF) 2025 年發布的《全球風險報告》,極端氣候事件仍為未來全球顯著的短期與長期前五大風險之一。為因應氣候變遷衍生的風險,全球傳動依循氣候相關財務揭露指引(Task Force on Climate-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, 簡稱 TCFD),依據氣候治理、策略、風險管理和指標與目標等四大 TCFD 核心元素推動氣候變遷管理與揭露。

強化各部門對氣候變遷風險與機會的辨識與認知,導入跨部門協作機制,整合氣候議題治理與管理流程。
持續將氣候變遷管理納入永續發展推動小組運作,由環境永續小組統籌擬訂相關政策,並經董事會審議核定。

依據氣候風險與機會鑑別結果,評估轉型風險、實體風險對公司營運、供應鏈及市場布局之影響。
針對高風險議題,規劃調適與減緩行動方案,加強供應鏈韌性與市場競爭力,以因應不同氣候情境發展。

透過問卷設計、內部工作坊與矩陣分析,系統性盤點重大氣候議題。
依識別結果制定風險因應措施,並持續監控與更新氣候相關風險評估。

訂定公司減碳路徑及關鍵績效指標(KPI)。
追蹤碳排放管理成效,作為評估氣候行動成果的重要依據。
氣候治理架構
風險與機會鑑別流程
氣候變遷因應策略
全球傳動依照問卷回收並彙整分析,歸納出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風險與機會,辨識對公司較重大的氣候轉型風險為「原料成本上漲」、「提高溫室氣體排放定價」;氣候機會議題為「進入新市場」、 「使用低碳能源」 、 「善用公共部門獎勵辦法」 ,共計 2 項轉型風險及 3 項機會。
氣候風險與機會重大矩陣圖
重大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議題
分類 |
氣候 議題 |
情境描述 |
財務 影響 |
預估 影響期程 |
因應行動 | 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轉型風險 |
市場 |
原料成本上漲 |
隨著美國總統川普對關稅的反覆,就出口導向型製造業而言,未來若中美貿易摩擦升級或跨國原物料進口關稅提高,將推升製造成本與供應不確定性。同時,歐盟 CBAM(碳邊境調整機制)於 2026 年正式課徵碳關稅,進一步造成高碳排原物料(如鋼鐵、鋁)成本明顯上揚。 |
營運成本增加 |
短期(1~2年) 中期(3~6年) |
n強化在地採購與多元化供應商策略,降低對高碳原料的依賴。
n優先導入低碳材料替代方案。
|
|
轉型風險 |
政策與法規 |
提高溫室氣體 排放定價 |
全球碳稅與排放交易制度逐步擴大,未來可能需為排放量支付碳費用,對於電力密集製程及未來自有廠區排放均構成潛在財務風險。 |
營運成本增加 |
中期(3~6年) |
n加速導入節能減碳設備與製程優化,降低排放強度。
n以 2024 年為基準年,每年降低用電量 1 %
|
|
機會 |
市場 |
進入新市場 |
國際品牌與歐盟綠色採購要求日益嚴格,具備低碳產品能力與永續認證者將更易獲得國際標案與客戶青睞,有利於拓展歐洲與日韓市場。 |
增加收入 |
短期(1~2年) 中期(3~6年) |
n積極取得國際低碳產品標章,提升出口競爭力。
n強化與國際品牌客戶之減碳合作提案。
|
|
機會 |
能源來源 |
使用低碳能源 |
臺灣電力結構將逐步轉型至低碳能源(如太陽能、風電等),自建綠電或購買再生能源憑證(T-REC)可降低碳排並獲得綠色品牌形象與法遵優勢。 |
能源支出變化,碳費節省 |
短期(1~2年) 中期(3~6年) |
n自行設置太陽能板,持續推動廠區太陽能發電計畫。2024 年太陽能發電量計算值為 39,768 度。
|
|
機會 |
市場 |
善用公共部門 獎勵辦法 |
臺灣經濟部與環境部持續推出低碳轉型、製造業節能補助及碳盤查協助計畫,企業若能提前布局,可取得資金補助、技術資源與政策優先名額。 |
財務補助收益增加 |
短期(1~2年) |
n將獎補資源納入財務規劃,作為永續投資策略支撐工具。
|
指標與目標
為強化氣候變遷管理效能,全球傳動依循 TCFD 治理架構,建構具一致性與可追蹤性的氣候相關指標體系,並設定具階段性的中長期目標,以量化方式評估氣候行動成效,確保管理措施有效落實。溫室氣體管理方面,公司已依 ISO 14064-1 標準完成 2024 年度組織邊界內的溫室氣體盤查作業,並以此為基礎,擬定逐步推進的減碳目標與路徑。
除碳排放外,公司亦針對水資源管理、能源使用效率與再生能源採用比例等關鍵環境指標進行監測與評估,並持續參考國際法規趨勢、政策要求及產業標竿案例,導入滾動式檢討機制,以動態調整相關指標目標,確保所設定之氣候目標能與產業基準及淨零路徑保持一致。
指標面向 |
2024 年達成情形 |
目標設定 |
水資源管理 |
2024 年空調冷凝水回收水量為 6,210 公噸 |
透過節水措施與方案,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,降低浪費 |
廢棄物管理 |
少產生廢油數量達到 10%以上 |
提升廢油再利用率 2025 年替代使用非環保再生物料達 5%以上 |
能源管理 |
2024 年能源總消耗量相較 2023 年減少8.6 % |
以 2024 年為基準年,每年降低用電量 1 % |
溫室氣體管理 |
溫室氣體排放量較 2023 年度下降 11.07 % |
2027 年碳排放量較 2024 年減少 5 % 2030 年前碳排放量降低 8 % 2050 年淨零碳排 |
再生能源管理 |
2024 年太陽能發電量計算值為 39,768 度 |
自行設置太陽能板,持續推動廠區太陽能發電計畫 |